[关闭]
欢迎注册北京市海淀区律协会员
-- 只接受以律所为单位进行注册,不接受个人注册 --
登录信息    
律所名称:   *注:名称需带律师事务所
设置密码:   *密码长度不能少于8位!
确认密码:   *
律所信息    
社会信用码:   *
律所主任:    
律所地址:    
行政人员座机电话号码:   *
行政人员手机号码:   *
业务特长:    
组织形式:       
验 证 码:   *
   

新闻中心  

塑创行业先锋 引领行业口碑

首页 > 新闻中心

海淀律师沙龙|专家学者共商网络犯罪辩护实务
2024-07-05 来源: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主办的海淀律师沙龙在北京市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举办。区律协业务培训委员会主任宋小鹏、副主任徐艳,以及来自各律所的律师同仁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各界专家、学者围绕“网络犯罪辩护实务”主题进行深度分享。

image.png

区律协培训委主任宋小鹏为活动致辞。他表示,本次“网络犯罪辩护实务”主题沙龙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律师不仅要了解法律条文,还要掌握最新的科技趋势和证据获取技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各位律师提供最新的案例分析、法律策略和技术应对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升辩护水平。

image.png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网络法研究所所长李怀胜提出,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责任和使命。当前,网络犯罪治理存在三大挑战:宏观挑战是法秩序一体化视野下行为的民刑边界模糊;中观挑战是产业链切割与网络犯罪法益独立化的归责困惑;微观挑战是网络犯罪体系内部界限模糊。挑战与突破并存,律师应当结合案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辩护、违法性辩护、技术辩护、电子数据辩护等不同辩护策略,有效维护当事人权益。

image.png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袁纪辉表示,我国互联网经历了接入互联网阶段(1994-2000)、PC互联网阶段(2000-2012)、移动互联网阶段(2012-至今),网络犯罪的载体对象也从网络基础设施过渡到“互联网+”各项细分业务再过渡到算法、数据和个人信息,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对于网络犯罪的打击规范,也伴随网络犯罪类型的阶段性特征有了变化,从象征性立法和提示性条款转变为通过刑法修正案进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来规范具体类型的网络犯罪,伴随前置法规范的健全,逐步实现对网络犯罪的有效治理。

image.png

知名互联网公司法律顾问丁健琮认为,网络犯罪在犯罪场景上的虚拟性、隐蔽性,犯罪手段上的技术化对传统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和证明力产生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网络犯罪的辩护需要从海量数据、设备到人的推定、证据导向的罪名选择、跨国调证的证明力等多个方面争取最佳辩护效果。面对海量证据,辩护人应当优先查找并提出反证;对于从设备到人的推断,辩护人应当注意是否有足够的专门性证据;对于罪名选择,在目的行为和手段行为之间选择罪轻的;对于境外传来证据,需要关注保存链条的完整性。

image.png

浙江玖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安信荣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网络取证专家冯岳认为,由于网络犯罪具有种类繁多、传播范围广、隐蔽性高、手段多样等特性,律师需要充分了解案件类型和勘验对象、制定策略、配备人员、法律授权和勘验工具,并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证据保护、证据收集、证据固定、分析研判、证据保存以及司法鉴定等工作,对网络犯罪案件中涉及网页网站、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机、云端数据、路由器、GOIP、VOIP、智能门锁、无人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存储卡、移动硬盘、U盘以及光盘等各种电子存储介质进行取证和分析。

image.png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伟律师以“IDC服务商涉嫌帮信罪案例分享及合规建议”为题,对IDC、ISP等相关概念以及目前IDC服务行业的涉案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自身办理的案例,讲解了IDC服务商涉嫌帮信罪后,在办案机关对专业问题产生误解时如何进行辩护,着重讲解了关于“明知”的认定。此外,他对网络服务商提出了几点合规建议,期望以刑事合规化解网络服务商的涉罪风险。

image.png

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于靖民律师分析了旅游门票小软件引发的一系列实践案例。他认为,该类案件存在轻法律分析、重实体打击的倾向。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除了把握犯罪构成要件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证据分析,深入到数据是否被篡改、修改,数据功能是否存在失效等微观层面。同时,根据行为目的的指向,一定要有证据指向证明行为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规制对象,否则不能为了打击而将非法控制行为恣意拔高。最后,他通过对最高检、最高法的指导性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最高司法机关在罪名适用上的条件特征,以反思实践中部分案例在裁判理由方面的不足和改进路径。

image.png

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网络犯罪辩护与刑事合规部主任刘洋律师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网络诈骗案件的办理经验,总结提出利用“双关联性审查+资金流分析”法进行证据审核的方法。他表示,通过双关联性审查,即对网络犯罪案件的涉嫌主体进行身份同一性(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同一性)、介质关联性审查,强调审查涉案的账户信息、身份认证信息、数字签名、生物识别信息等是否与犯罪嫌疑人身份关联,审查涉案的域名、IP地址、终端MAC地址、通信基站信息等是否能够反映电子设备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并辅以资金流、信息流一致性审查,可以在网络诈骗案件中实现有效辩护,为虚拟身份下的刑事辩护提供了一种证据辩护思路。

image.png

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科技与人工智能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宾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沙龙不同于传统的数字经济大会或论坛,聚焦网络犯罪实务,选题角度新颖独特。活动嘉宾有来自高校的学者,也有一线律师同仁,还有互联网平台法务,大家深入探讨了当前网络犯罪的热点问题和辩护策略,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经验。通过对新技术的探讨,为未来的网络犯罪辩护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希望各界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犯罪辩护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