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5月4日,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律师行业委员会青年工作部、海淀区律师协会仲裁及调解法律研究会主办的青年仲裁从业人员业务交流会在海淀仲裁庭审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次联学联建活动,旨在加强青年仲裁人才培养、活跃仲裁青年业务交流、调研青年仲裁从业人员服务需求。活动在北京设线下会场,线上线下共计350余人参会。
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处长崔新民主持,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谭剑,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副局长张昕,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丽霞,北京市海淀区律师行业党委书记、海淀区律师协会秘书长师锋出席活动并致辞。
谭剑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开展仲裁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国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逐渐推行,我国仲裁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国家也从政策方面加大了对青年仲裁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仲裁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愿意与包括海淀区律协在内的行业组织、机构和专家、实务界人士一道,拿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措施,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研究、交流的机会,共同促进仲裁青年快速健康成长。
张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青年一代的仲裁从业者,立足于中关村,拥有国际化的开阔视野,更赶上了中国仲裁体系从初生走向成熟势如破竹的发展阶段,要有推陈出新的果敢、勤学精思的觉悟、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初心如炬,信仰如磐,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全力建设中国仲裁的蓝海。
张丽霞表示,海淀律协始终关注青年律师的成长,一直探索如何帮助和引导青年律师找准专业方向,提高执业本领。法律是一门综合学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仲裁所涉及的程序和实体,也几乎囊括法律的所有专业。学无止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希望大家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依旧青年 老青年示范”环节由崔新民主持。新浪集团法务部总经理、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谷海燕,北京市律师协会商事仲裁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理事田锐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业务处副处长尹天枢,北京仲裁委员会处长张皓亮,上海仲裁委员会总法律顾问李昱,南京仲裁委员会综合部部长董黎明,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副会长韩雪,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顾问朱永超,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瑛,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沈健,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业务培训委员会主任宋小鹏等11位发言嘉宾分享了自己精彩的从业经历、可复制的专业经验和独到的工作体会,并就仲裁协议、仲裁的性质特点与优势、仲裁业人员职业发展、代理人代理仲裁案件的技巧等发表了观点。
“正当青年 中青年进场”环节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学术秘书孙丽云主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秘书长助理龚少阳,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研究部部长徐之和,恩施仲裁委员会秘书长田枭桀,兰州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宣传部科员张红梅,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雯,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一朵,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敖东方,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律师行业委员会青年工作部主任许茹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傅攀峰,北京市金阙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石,黑龙江远东律师事务所律师龙迎湘,西南大学法学院实践教育中心主任范卫国,新疆贸促会二级主任科员朱亚琦等13位发言嘉宾讲述了自己与仲裁的结缘之路,分享了对仲裁程序、仲裁规则、仲裁理念、仲裁与司法衔接、涉外仲裁、仲裁与诉讼的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青春年少 新青年亮相”环节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学术秘书马琛主持。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冯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案件经办人张晓宇,大连国际仲裁院(大连仲裁委员会)办案秘书赵忠平,北京德和衡(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芳芷,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泽坤,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武振国等6名发言嘉宾讲述了自身接触仲裁、选择成为仲裁人的经历以及对仲裁工作的认知,并就仲裁学科建设、理论研究、青年仲裁人才培养、仲裁案件办理等方面提出建议。